现在,搜救生命的工作已经结束,灾区重建才刚刚开始,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,同时也需要汇聚很多人的力量,逝去的生命我们只能祝福他们一路走好,但幸存下来的生命还要继续生活,地震让几十万人无家可归,现在当务之急就是为他们重建家园,通过家的温暖来治疗他们在地震中受到的心灵的创伤。而在这方面,华浔无疑是专业的,对空间的研究,空间对人的影响,华浔是走在设计界前列的,如何建造房子?怎么建?才能让受到灾害的人们在新建的房子里忘记伤痛,积极面对生活!5月17日,集团名誉董事长余工从四川受灾地区回到广州,作为一个在装饰建筑界的行家,又亲临受灾现场参与救灾而接受南方电视台记者的采访,在采访中,余工站在一个建筑装饰专家的立场,同记者讲述这次地震带给装饰人的反思。下面是余工接受采访时和记者的对话:
记者:余工,您亲历了此次汶川大地震的赈灾现场,能简单叙述一下在灾区所见到的情况吗?
余工:就我在前线所看到的情况,在都江堰地区,老房子几乎全部倒塌,59个镇里有相当多数量被夷为平地,旧楼几乎全部毁坏。在我所重点调研的都江堰市在重灾区中算相对比较轻的,但多数建筑也都需要重建,其他重灾区绝对都要重建,修反而成本更高。都江堰有几栋新建筑还可以使用,但也很少,不会超过10%。其他地区的建筑绝对都要重建。
记者:您在前线灾区的这段时间有哪些难以忘记印象深刻的事?
余工:一个是现场的惨象,这是永远不会忘记的,尤其是遇难的孩子非常多。
第二是政府的行动比较快,比较准确。比如政府很有效地组织拯救倒塌的房屋,当发现拯救无效的时候就赶快转移到其他地方去,这样不会在一个地方耗无谓的时间,留出时间拯救其他更多的地区。
第三是建筑所怀程度很严重,这种严重不止是倒塌的,没倒塌的危房也不能住了。让我们很担忧的就是冬天就要来了,如何在短时间内的灾区重建工作量很大,加上地质情况不稳定,交通等都很成问题。
第四个就是灾民的心理承受力的担忧,对余震的担忧,一点风吹草动可能都会带来心理的恐慌,尤其对小孩子来说,可能一生都会有阴影。
第五就是对我们设计师来说很关注的,室内设计抗震这块我们要考虑到。有几次我都是冒着很大的风险钻到里面去看,几次被保安人员往外推,但我作为一个专家我很想进去看看。那些装修得很好的宾馆酒楼很新,外面结构很新也没什么大问题。但偏偏我们装修的吊顶、风格墙、玻璃柜等一塌糊涂,造成伤害。这个对我这种专业的人来说,印象很深。
记者:作为一个建筑师来说,您认为对于这次灾情建筑设计界应该反思的问题是什么?
余工:在规划方面我们可能要更注意一点,。因为一些城镇就没有经过什么规划,所以在逃亡的时候这些方面就很被动。以后我们在设计的时候一方面要研究不易震倒的房子,第二是疏散通道等问题,还有就是我们以前在设计的时候只考虑到建筑本身和顶多10米左右的地下条件,但是滑坡等问题的出现,就让我们未来的规划就要充分考虑这些问题。还有就是一滑坡,河流一堵,可能房屋没有震掉但已经被水冲掉了。这些因素在过去的规划中确实少考虑。
记者:您觉得经过这次地震重建家园方面政府会从哪方面重视,重建后的房屋会有什么改观?
余工:很难说,快速会造成千篇一律,很有可能发一套标准图集,都按这个造,那就比较麻烦了。我们是想建造些具有当地人文特征的,符合当地人居住的,震不倒的新民居。我们可能会做这些工作。很有可能标准化施工,可能不是很科学,但也没办法,因为必须解决快速,但快速是没办法做优秀的建筑的。但我们作为专家可能就希望借助这个机会展示下自己的才能,做出些有特色、未来成为传统的东西。这种可能性可能不是很大,但我们可以做些修复,比如标准图下来后我们可以借助标准图随时做些改造,但大量的就很难做到了。
记者:在未来的房屋建设中,你觉得哪方面的因素会考虑的更多一些呢?
余工:就政府来说在规划方面的精力可能比较多,政府的规划很重要。哪怕是标准图都没关系,但如果是规划的问题,对以后的发展、占用土地等都比较麻烦,所以政府的精力可能会放在规划方面。而我们的重点放在研究、示范、重点解决某些问题这上面。
设计抗震规范是7级,但现在已经是8级,我们没办法抗拒。就算是些豆腐渣工程也很难追究,因为可能建造这些的工程队说不定已经遇难了。民众的愤怒一股脑压在建筑商身上,可是建筑商也很难承担,因为地震已经超出了规范。但有些很明显是不符合建筑要求的工程,这些就要抓了。
记者:现在您在中国装饰界有着很高的声誉和影响,您觉得这种影响力能对灾区重建有什么帮助吗?
余工:因为九江三年前也是有个6.7级的地震,也是继唐山大地震之后比较严重的一次地震。当时我们就去帮了很多忙,现在九江市政府和地震办公室都邀我再到灾区去,因为我们这里重建的这三年还是建的比较好的。也同意和我们合到一起在设计上去帮助灾区一些,其他我们还没联络。还有我在中央党校同学会,他们希望我给大家牵个头,他们想捐钱,由我们组织人去建个中小学,现在主要是在做这些事情。
记者:在灾区重建的工作开始以后,您会以怎样的方式来参与呢?
余工:我建议发挥人多力量大的作用。把社会上闲散的设计师力量聚集起来,每人都能做点贡献出来,再加上一个良好的组织者就会很有效。我们还可以开学堂,用跟国家建设部结合的方式,指导当地的人们建造房屋,如果他们连一点抗震的基本知识都没有,就有可能在重建过程中因为不专业而犯一些隐性的错误。
对于我自己和我们公司来说,我们集团本来就有一万多名设计师,我是有这个想法,在集团内抽调一批设计师,大概有50到100人左右,同时还要到社会去招募,通过考核后我们就会安排他该做的事情,有一些新手的话我们可以安排给老的建筑师去带,可以形成这样的一个团队。在这三五年我都会在那个地方,一个是我自己带好这个队伍,认真做三五年。我也想通过这个期间积累些在抗震设计方面的资料,特别想研究些新的东西出来,出一两本书,这是非常有用的。